在高爾夫球場上、商場上、日常生活中以至政壇上,我們也會聽到sandbag、sandbagger和sandbagging這些字。究竟這些字的含義是什麼?
首先,這個詞並非源自我們熟悉的那種沙包,也就是說,不是用於防禦工事例如用來控制洪水、構成戰壕等等的沙包那種。這詞源自十九世紀街匪路霸使用沙包作為的一種武器,他們在襪子或者用小包子填滿沙子,將口紮緊,然後用力高速飛擲向人。不要低估那些沙包的威力,匪徒就是用這種武器力敵或傷人。因此,sandbagger(「沙包人」)在很多古老詞典中的定義是使用沙包作為武器的人。
「沙包人」這詞最初出進入體育領域,及至在撲克牌局上被人樂用(玩撲克時,被稱為「沙包人」是讚其人精明,突然拋出「沙包」置對手於死地。),然後傳入高爾夫領域,意指故意誤報低自己能力,以便鑽規則空子、佔便宜。
誇大自己差點
在現今社交高爾夫中,「沙包人」是專指那些故意誇大(髙)自己差點(handicap),讓對手以為打得很差,希望借此在比賽中獲得優勢的作弊者。例如自己本來的的差點是十二,卻故意告訴別人是十八,如果自己只打回十二差點的成績,已平白「賺」了六桿,結果令自己的贏面提高,變成不平等競賽。
然而,通常在一般高爾夫聯誼賽中,我們不會要求對方出示正式的差點卡,況且不是每人也擁有自己的差點卡。所以,當友儕間每每在開球前開個賭盤,各人例必互相sandbagging 一番 。而這些賭盤,都不是什麼傾家蕩產的大賭博,只作為互相激勵、監察或炫耀也好,總知大家心裡有數,明知這是廣東話的「氹雞」、「作大」或「作細」(普通話是「水份太多」),大家當作一場遊戲便是。
及至這詞搬到在日常生活中,就是我們習慣了的所謂sandbagging技倆。而且,sandbagging還有正反兩面。以推銷員為例,在做銷售預算表時,生意超標時推銷員報數必「作細」,以備不時之需,或留作日後偷閒之用;反之生意不好時便必「作大」,讓上司以為自己還有「大把在手」,免被臭罵甚至即時解雇。
身為上司,這慣常技倆當然自己也能運用得熟能生巧,也許他們正是憑sandbagging爬上位的;所以成功的老闆,必能明察秋毫,不易被蒙騙;更成功的老闆,更懂以sandbagging之道對銷售團隊還以其sandbagger之身!
政壇屢見不爽
再者,凡在洽商場合,雙方定必互相sandbagging一番。表面上視作應酬開場白,雙方謙遜有嘉,但實際上,每人皆有自己的如意算盤,萬事皆以謀取最佳利己條件為目的。
在政壇上,政客玩弄sandbagging技倆更是屢見不爽,問問梁振英是不是共產黨員,和要求一名weekend social golfer公開他的差點,背後萬般不願意的矛盾心理如同一轍。只不過當social golfer要真正參加公開比賽時,他的差點一定要公諸於世,再沒有sandbagging的餘地。若梁振英虎視眈眈下屆特首,他的政治生涯差點很快得要公開了。
在西方高爾夫文化中,「沙包人」就是騙子代名詞,高爾夫「沙包人」通常遭到嚴重鄙視和排斥的。矛盾的是,飽受孔孟儒家思想薰陶的中國人,謙遜是美德已根深柢固,他們大多在競賽前不敢自誇,就算打得很好也絕不敢「事前張揚」,結果人人只會自謙「作細」(在高爾夫術語說,即誇大自己的差點),人人被逼作「沙包人」,摧毁高爾夫注重誠信的美德。「沙包人」變成一把雙面刃!
寧自謙棄誠信
這種sandbagging行為,究竟是門處世必學術,還是在當今充斥狼狽為奸社會上的一貼護身符?更甚者,sandbagging是否應列入不道德行為?
德國哲學家康德認為,一個人的行為,目的是為了某些好處、興趣或免受譴責,都稱不上是道德;僅僅為了義務本身,遵守自己善良的意願而無其他條件的自律行為,才是道德。
然而,我們不得不正視現實,在任何功利社會活動上、競選上、及一切涉及讓分制度的運動比賽上,一定程度的sandbagging是無可避免的,這可說是人性的傾向,道不道德?一定是没道德,卻不是什麼了瀰天大罪的不道德。(完)
#####
本文原刊於《信報》,現經作者修訂重刊。
[ #文化 ]